关闭

作者 : 游戏日报

2024-01-28 15:53:27 资讯

游戏日报提供最具价值行业信息。

创始人曾是上市公司核心员工,在“不赚钱”的赛道积累10年后,拿出了月流水3亿出海爆款

【出海游戏公司列传】,2024年继续。


去年,我们报道了智明星通、江娱互动、沐瞳科技、FunPlus、莉莉丝、IGG、友塔游戏、Tap4Fun、数字天空、柠檬微趣、壳木游戏,今年我们会更加聚焦“新表现”,更加深入团队做真实还原,欢迎持续关注!


2022年10月,《弹壳特攻队》上线的第三个月,单月流水突破3亿(不含国内安卓市场)。这是迄今为止海彼网络创造出的单产品最好成绩,也是在这一个月,它冲上了Sensor Tower月度中国手游发行商全球收入排行榜TOP10,排名第9位。


业内聚焦海彼网络,在于其给出了解决休闲游戏难变现问题的一种答案——跑通了内购+广告变现的路,并且用营收数据证明了潜力。


从《弓箭传说》到《砰砰法师》到《弹壳特攻队》再到《蛇蛇贪吃》,海彼网络的产品思维已逐渐走向成熟,比较直观的表现是,外界有了海彼like的说法。在经过对海彼网络的挖掘后,游戏日报发现这套玩法的诞生背后还藏着段少有人知的故事。


创始人曾是上市公司核心员工,在“不赚钱”的赛道积累10年后,拿出了月流水3亿出海爆款


起源于一场“分道扬镳”,王嗣恩的自证之路



海彼网络成立于2018年初,创始人王嗣恩是原猎豹移动游戏业务负责人,曾带队制作休闲游戏爆款《钢琴块2》《滚动的天空》等。据传,与猎豹移动的“分手”并不愉快。


曾在金山实习,自称与猎豹移动CEO傅盛是忘年交的牛逸夫在一篇回忆录中提到,“两人的意见出现了分歧,王嗣恩认为游戏应该做快速轻量化,更注重玩法而非内容,傅盛则希望做出《王者荣耀》那样重内容的产品,王嗣恩在这场争吵后离开了猎豹移动”。


创始人曾是上市公司核心员工,在“不赚钱”的赛道积累10年后,拿出了月流水3亿出海爆款

右一为王嗣恩


这个事情发生在2017年,之前一年,王嗣恩接受媒体采访时还在将“功劳”往傅盛身上揽,说到2014年他们做轻游戏的原因时,王嗣恩表示 “当时我们CEO傅盛的观点是,轻游戏的时代来了,轻游戏是手机游戏的风口”。


有趣的是,后来海彼网络和猎豹移动分别走向了对方坚持的路。


2019年接受Google Play采访,王嗣恩提到了“它(指《弓箭传说》)作为我们第一款尝试从休闲到中度去做系统的产品,在设计上是比较大胆的”。之后,王嗣恩也在各种场合强调海彼网络做的不是超休闲游戏,而是有社交、有长用户生命周期的产品,并在商业化上弱化广告变现的核心性。


反观猎豹移动,在王嗣恩离开后并没有砸钱把重度游戏做起来,而是留了以前的部分老员工来继续做超休闲游戏。秦舜尧带队做出了《滚动的天空2》,在2019年接受采访时仍旧坚持广告变现的必要性,因为“相比内购,看广告的门槛更低”。


或许也是为了划清与超休闲游戏的界限,海彼游戏如《弓箭传说》《弹壳特攻队》等产品,至今都没有上线微信小游戏版本。


后来的结果大家都有了解,《弓箭传说》上线后营收蹿升进入了头部出海游戏产品榜单,有人说那一年王嗣恩成为了ChinaJoy最“炙手可热”的人物之一。反观猎豹移动再没有拿出足够值得关注的重磅产品。当然,这也不排除与猎豹移动的策略有关,2019年他们就宣布转向AI驱动的产业互联网,游戏业务变为了现金流支撑而非重点突破的业务。


不同于很多出海公司的低调行事,第一款爆款《弓箭传说》出现后,王嗣恩在各种场合出现且接受了外部采访(但《弹壳特攻队》爆火后并未再接受采访)。


是想对老东家展示肌肉,还是出于其他的目的尚且未知,但可以了解到,“翻盘”之前王嗣恩说不上好过,他曾提到一个细节,说最初《弓箭传说》上线的是个半成品,会出现该状况与资金状况相关,“如果再推迟半年,可能我就拿不到那笔钱了”。


拆解海彼网络团队:“表面”代理发行,“实质”自研自发



海彼网络把自己定位为一家海外代理发行公司,在对外时经常谈到他们围绕“制作人”打造产品的思路,只要有创意就能跟海彼网络合作。但游戏日报在具体了解过团队背景后,发现海彼网络的代理发行更偏向于赚口碑,实质上“赚钱”的产品是自己的体系。


海彼网络的主要合作开发方为Gorilla Games(在国内叫猩球游戏,研发了《弓箭传说》《砰砰法师》《弹壳特攻队》),跟海彼网络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说是“一家”都不为过。


猎豹移动的游戏业务,是王嗣恩从无到有一手建立起来的。


而猩球游戏的三位创始人朱司南、陈健和张韩,分别为原猎豹移动顽皮豹工作室策划(《弓箭传说》制作人)、原猎豹移动《弓箭手大作战》制作人、原猎豹移动客户端开发工程师。猩球游戏的开发主程,也是原猎豹移动游戏开发工程师。


(《砰砰法师》的制作人耿昊、《弹壳特攻队》的制作人王伟分别是在2019年10月和2021年4月加入的猩球游戏,暂不确定是否与猎豹移动有关联)


创始人曾是上市公司核心员工,在“不赚钱”的赛道积累10年后,拿出了月流水3亿出海爆款

从左到右:陈健、朱司南、张韩


从猩球游戏和海彼网络放出的工作环境照片,可以发现他们在同一个小区的别墅,甚至海彼网络的工作照片中还有猩球游戏的创始人在内。


王嗣恩在接受采访时也曾提到过与猩球游戏的关系,称“当时这团队只有3个人,后来我们发行方给了5个人”、“股权上并不需要去控制它,能谈下来,但体系外更有利于创新”


此外,海彼游戏接受的融资来自大观资本,其创始人韦海军正是前猎豹移动投资总经理。


而且不单单是猎豹移动,海彼的体系还与猎豹移动的老东家金山软件有所关联。2022年7月海彼网络发行的《Kinja Run》,是由Hotoon Games与Gorilla Games共同开发,其中Hotoon Games的创始人为黄寅,曾任金山软件美术总监、游戏制作人。


结合海彼网络的发行历史来看,基本可以得出结论,他们的根在“自己人”,对海彼网络未来表现的期待,可以优先聚焦在这些团队研发的产品上。


“肉鸽+”与“流量”,海彼网络开辟出的生意经



海彼网络旗下的爆款,基本都是“肉鸽+”的设计,因为简单上头的玩法而被称道。王嗣恩在接受外界采访时也经常强调游戏的可玩性,次留要在50%以上。但这难免让人会过度偏重对玩法的关注,而忽略掉他们在发行方面的投入。


有数据机构在《弓箭传说》上线早期对其投放规模进行了监测统计,发现其日投放消耗过千万。之后《弹壳特攻队》的爆发也是在上线后素材投放量翻倍增长带来的,DataEye称其投放量达到了同期竞品《Lonely Survivor》《Project Clean Earth》的4倍。


所以海彼网络绝对不是一家单靠选对产品取胜的公司,其核心能力在发行。


创始人曾是上市公司核心员工,在“不赚钱”的赛道积累10年后,拿出了月流水3亿出海爆款


对海彼网络与其体系进行定位,可以参考智明星通系,后者是玩懂了SLG的套路,通过题材、玩法的微创新与买量来持续巩固帝国,而海彼网络则是玩懂了“肉鸽+”的套路,用各类热门的休闲游戏玩法来套,再通过买量实现转化。


这就是为什么业界更关注海彼网络而非背后的研发团队猩球游戏的关键点,因为海彼网络有能力创造第二个“猩球游戏”。实际上,他们也在这样尝试。


例如,《蛇蛇贪吃》的研发团队名为壹多互娱,创始人是原华夏乐游的COO付涛,这个团队的代表作是《雷霆战机》《旋转大师》《比特大爆炸》等。但《蛇蛇贪吃》玩法设计,能明显看出来与《弓箭传说》一脉相承,增加融合了贪吃蛇的角色与伤害等设定。


这款产品目前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据Sensor Tower统计,其上线至今两个月的时间应用内购收入超过1千万,下载量超过500万,这还不计算广告变现的收入。


不同于智明星通系的发展是,未来海彼系恐怕很难开枝散叶。这个团队初期就不打算接受外部的投资,可以看出王嗣恩在离职创业后的“更想独立把控”的理念。


扩展阅读:


无论是海彼网络还是猩球游戏,仍旧是主打小团队作战。根据猩球游戏公开的团建外出照片来看,目前已有至少3个核心项目的猩球游戏团队仅百人左右。


去年见到王嗣恩时,他透露有新品在做,但还不到对外曝光的阶段。


2023年海彼网络《Souls》日收入从不足1万美元,增长到了超15万美元并稳定下来,该作或是海彼网络在代理产品方面打开新阶段的钥匙,具体可了解“日收入涨至15万美元,海彼网络要硬砸这款玩法不新鲜的产品?”。

责任编辑 :

* 文章经作者授权发布,不代表『游戏日报』立场,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更多精彩请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 : Gamedaily

新闻线索请投稿至 : biz@bloomgamer.net

资讯
资讯

游戏日报提供最具价值行业信息。